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民风民俗 > 76年前的玉树风情 新娘佩带贝剑到婆家

76年前的玉树风情 新娘佩带贝剑到婆家

2010-7-23 10:02:43   网友评论来源:《Voyage新旅行》杂志  
   复制链接 |   

  服饰:琥珀、珊瑚,满拖到地上

  一般男子穿老羊皮袄或者大领衣。皮袄为老羊皮制皮,用酥油揉软,普通不挂面子,富有者用黑布做面子束腰,腰间插番刀悬火镰,足穿薄底番靴,蓄发发辫盘于顶上。

  女子结古一带多用黑布做衣服。年幼时一般梳大辫子;贵族的幼女在辫根上挂一个琥珀和一片珊瑚,十几岁后分成一缕一缕的小辫,和一般妇女装束同。贵族的妇人衣料用布或缎制,头顶上的四角装四个琥珀和四片珊瑚,腰带上挂一条贝壳的带子,形式很像一支佩剑,盛装时背上装辫套,上面钉着很多的琥珀、珊瑚,满拖到地上。

  年轻妇女的脸上很多涂着酱黑色的藏糖,一块一块的黑斑等于回族的面幕掩盖了她们的美容,反使人望之却步。据传这种装饰是古代藏王的命令,以防止喇嘛的不守清规。

  囊谦一般女子的装束在额前左右角挂两个柠檬般的琥珀,她们的装束和结古微有不同。

  风俗:充满了番人浑浑噩噩的古风

  生育是瓜熟蒂落的观念,并不须要人助产。但是分娩牧人不得在帐房里,农人须在空屋或牛棚中,因为帐幕或卧室里都供着菩萨,深怕血气冲犯了神灵。产后都不行坐褥,婴儿藏在母亲的胸前,皮袄即是襁褓,袋鼠般的依旧工作。

  婚姻多数是自由的结合,实行同居,意志不合即分道扬镳,亦不经过法律的手续。(非婚)生子在玉树社会并不受歧视,由母亲抚育,将来成人了就承袭母家的财产;母亲再嫁则随母亲过门去做陪奁而从后父。多夫制如两弟兄合娶一妇的事在玉树牧人中亦甚流行,所以他们的社会制度还没有脱离母系社会。

  贵族的婚姻很专制,仪式亦很繁重,定亲首重门阀,千户配千户,百户配百户,不稍混乱。最近囊谦千户和德格土司的通婚及加娄百户和扎武百户的通婚是最好的例子。

  加娄百户儿子娶扎武百户女子,加娄百户男方在班广寺,扎武百户女方在结古。对河草坝上下了大帐幕,新娘在帐幕中。迎娶的一天,男家派三个男子穿水獭皮的新衣佩蛮刀骑大马戴红缨帽到女家帐前,女家派三个穿新衣的女子出帐迎接牵了哈达横在门前栋路,当时男子叙说新郎的家庭、男家的贵重和新郎的人才,女子也唱歌同样叙说女家的贵重和新娘的才貌,彼此唱和了有二个钟点,歌毕就欢迎入帐。

  以后女家也派了三个男子盛装大马送新娘过门,新娘载琥珀冠、佩贝剑,坐轿(本骑马,此次借马参赞轿子)抵男家门前,男家即选三男三女出门迎接,又彼此唱和如前,唱毕新娘入门坐,房上烧柏香毕,至喇嘛寺念经成礼。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玉树  民俗